文章详情

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从了解开始

发表于 2023-04-10 23:05
  心理导读:我也渐渐发现,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母亲要适度发挥想像力加上思考力来理解孩子(妈妈们可以回想自己和孩子年龄相仿时的感受与记忆),而这正如同英国分析师比昂(Bion)所强调的,母亲在帮助孩子心智发展过程中「随想」reverie)的重要性--母亲要能将原先无法被孩子思考的内容转变为可以被思考的思想,再回馈给孩子。   ---www.psy898.com
 
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从了解开始

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从了解开始
 
  在审阅「了解你的孩子」这一系列书籍的三年过程中,我的小孩一个正在经历小学阶段,另一个孩子则从襁褓期进入学龄前阶段,因为当妈妈的实际需要,坊间各式各样关于教养的书籍,我都有所涉猎,因而注意到许多书上对各阶段孩子的观察,有些太过单向思考,或者说太过着重在孩子身上,以致于常常忽略了孩子瞬间的情绪行为表现,它可以代表许多不同的面向:可以代表孩子单方面的情绪状态;也可能是照顾者与孩子互动的结果(比方说照顾者当下觉得孩子是故意来找麻烦的,于是就将孩子当成对抗者一样来修理,结果使得孩子更加情绪化);更可以是母亲或照顾者的主观感受(比方说照顾者觉得孩子太调皮,但老师或周遭的长辈们或许都觉得他很懂事而且还带些害羞呢)。
 
  事实上,母亲(照顾者)这个人无论是在价值观、情绪成熟度、个人特质,以及与过去照顾她的人(如外婆外公)的互动模式,对于教养出什么样的小孩以及孩子的情绪发展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这套书对于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与情绪状态的描述,没有太多的论断或建议,反倒是着重在提供照顾者一种多元的思维,特别是关于孩子独特的、甚至是可能与一般观念相反的潜意识表达,这对于处在母职现在进行式的我而言,真可说是一帖良药。
 
  本书也一再提醒读者在教养孩子时,应多方面地理解他们情绪、行为背后的原因,在孩子声嘶力竭的哭泣或是生气的背后,可以是难过、嫉妒、思念、焦虑、压力或是愤怒等不同的感受与想法,而并非只是一个「有够情绪化的磨娘精」或是用「情绪障碍」、「过动儿」、「高功能自闭症」等诊断名称来代表一切的孩子。我也渐渐发现,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母亲要适度发挥想像力加上思考力来理解孩子(作者们常常鼓励妈妈们,要回想自己和孩子年龄相仿时的感受与记忆),而这正如同英国分析师比昂(Bion)所强调的,母亲在帮助孩子心智发展过程中「随想」reverie)的重要性——母亲要能将原先无法被孩子思考的内容转变为可以被思考的思想,再回馈给孩子。
 
  从这些点点滴滴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解」真的是亲子相处时最重要的历程。但是,如同心理治疗师要了解个案并不容易,同样地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也绝不会比较轻松。孩子变化的速度很快,明明三个月前还能穿的衣服,怎么一下子就不能穿了;明明昨天还管用的理解,怎么今天就失效了。套用精神分析的语言就是:作为孩子情绪容器的母亲,你对孩子的了解与想法也必须时时做调整。而这一套书对各个年龄层的孩子(零到十四岁)不同心理状态的详尽介绍,可以协助我们用一种「淡定」的心情来理解自己的宝贝。
 
  「了解你的孩子」这套书是由英国伦敦的塔维斯托克诊所(The Tavistock Clinic)内许多资深的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治疗师联手完成的。沿袭着该机构推动社会预防与心理卫生的宗旨,该套书因应时代的变迁而数度改版,这次为第三次重新撰写;前两次分别于1960年与1990年出版、这次则于2004年出版。每次出版时,作者们都会依据他们当时所做的无以数计的婴幼儿观察和经历过的临床现象来重新描绘何谓「正常的发展」。
 
  本系列后两本书所介绍的是学龄期到青少年的阶段(六岁到十四岁)——在此时期,自我的发展不断透过学习而开展;孩子们十分在意自己是否为同侪所接纳,小团体因而形成;是非对错及公平性在此阶段格外重要;九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前期,父母开始感受到孩子们不再是昔日那个小男生或小女孩;十二岁之后更明显地,孩子在许多观念与想法上都刻意与父母有所区隔。
 
  除此之外,本次改版已提及一个直到目前仍一直在发烧的议题,那就是「网路及3C时代的来临对孩子的影响性」,由此观之,这套儿童情绪发展的书的确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当然,孩子的心理与情绪发展除了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外,与英国文化上的差异,也会让我们在看到书中所描述的孩子时会产生些许陌生感,譬如两国之间学龄儿童课程安排的不同、学制不同、青少年次文化更是非常不同,而且似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跨文化之间的行为差异会变得更大。但其实作者们强调,内在情绪的本质并未有所不同。比如,由于毒品的取得在英国国内不是太困难,许多十二到十四岁的青少年会有酗酒,以及接触吗啡、大麻等毒品的经验,但作者说「这类行为的背后常常是为了要逃避压力与冲突,尤其当这些冲突是因为不快乐、无能为力和自卑感所引起)。
 
  青少年的毒品泛滥问题也许不如欧洲严重,但日益增多的「惧(拒)学症」青少年,与滥用毒品的英伦青少年正好有类似的内在情绪状态。此外,书中内容虽是以英国孩子为主,但许多跨文化的相似现象,例如日益增加的单亲家庭对不同阶段孩子的影响,在这一套书中也着墨不少,对有相似经验的妈妈读者来说,应该会觉得格外有收获。
 
  正如兼具儿童精神科医师与儿童精神分析师的美国知名特殊儿童疗育专家史丹利.葛林斯斑(Stanley I. Greenspan)医师所强调,情绪培育是子学习与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石,婴儿早期的情绪认知发展也是在以互动关系为基础下而开展的。因此,爱他,就从了解他开始。没有一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快乐的,但如果孩子的快乐是奠基在母亲是否愿意花心思去了解并看见孩子的独特性、真实需求与他们内在时而快乐时而担忧的脆弱情绪呢?没有一个母亲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落后同侪,但如果成绩与才艺表现优异,并未与孩子内在的快乐、喜悦与自信成正比呢?也许,许多母亲会跟我在接触「婴幼儿心理卫生」的概念之前一样,只期待孩子的内在情绪快乐正向,而不想接受和害怕孩子可能会有担忧、害怕、敌意、自卑或是对母亲具有攻击性(但却是正常的情绪发展现象)的负面情绪及行为。有趣的是,一旦这些负面的情绪可以为母亲所理解与接受,孩子就会感到无比的放松与放心。
 
  如果,看了以上的文字可以让你产生一些共鸣的话,那么,请翻开这套与众不同的书,细细品味它,必定会让你有满载而归的感觉。
 
  (作者/林怡青 | 来源/psygarden)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声明:标注来源“心理氧吧”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与讨论,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0-2022 psy898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微信号 15232608868